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四十三章 越狱案(1 / 2)

脑补了下那个画面,我都有些不是很难接受,井水?尸水?想想就觉得头皮发麻。孙建国也说道:行了,你别说了,听着我都觉得恶心,搞得我现在喝水都喝不下去了。

张斌嘿嘿笑了俩声,低下头不知道在写着什么。因为没有案子,大家伙都没什么事,忙完了日常工作,都在思考人生,想着自己的事情。

过了会张斌挪动椅子凑到我身旁:小徐,给你看看我新写的小说,你看看咋样?

还真写了?我有些好奇的接过来翻看了看,内容和他说的那样,写的是有关刑侦破案的内容,上面的案子我看了下,基本上都是之前我们在一起的时候说过的案子,除了人名和地名,犯罪嫌疑人的作案手法和大致经过并没有多大的出入,这点倒是从实际出发,没有太多花里花哨的东西。

简单看了几页,感觉写的还算能看下去,语句也通顺,并没有小学生写作文的感觉。

还行吧,比初中生写的作文要高一个档次,还算不错。

张斌伸着脑袋眯着双眼有些怀疑的看向我:你这是夸我呢还是贬我呢?怎么总觉得你这是话里有话?

当然你夸你了,给我写的话在,最多也就是个小学生写作文的水平,根本达不到你这样的高度,斌哥你的文采简直是学富五车,才高八斗,惊天地泣鬼神

一旁的孙建国端起茶杯插了句:昧着良心说话难受不?

我下意识的回了句:有点

话一出口我就发现自己说错话了,果不其然,抬头就看见张斌能杀人的眼神,见我一脸尴尬的样子,张斌的脸色又变了变,笑眯眯的盯着我说:没这良心说话挺难受是吧?、还有更难受的想不想试下?你知不知道那些不听话的犯罪嫌疑人是怎么招供的吗?想不想知道啊?

顿时我脑子中浮现进入审讯室的时候,看见犯罪嫌疑人一脸惊恐表情的模样,但是身上并没有伤痕,每个人基本上都是大汗淋漓的蜷缩在墙角,表情惊恐到面部肌肉僵硬。想到这里,我又看了看张斌笑眯眯的眼神,感觉要坏事,立马用力的摆手说:没有没有,怎么可能会难受呢?刚刚是说错话了,斌哥你的文采一直很好啊,我刚刚说的可都是实话啊。

小徐你可就别狗舔了,他是什么模样,你心里没点数是吗?孙建国又插了句,随后跟着说道:我看了他写的报告没有五百份也有三百份,没几个稍微称头一点的,都是写的鬼迷日眼,要不是我连猜带蒙着,有时候还得带问问,不然那根本猜不出来他写的是啥玩意。

张斌立马不乐意了:副队长,你不要这么打击人嘛,我这刚刚才写了个开头,你就这样打击我,你于心何忍?

孙建国缀了口茶,淡淡的说道:我这是让你充分认清现实,你根本就不是写小说的料子,写个材料报告都写不好,还想写小说?你怕是失了智,老老实实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要是这想写,你就让小徐给你代笔,那样说不定还能写出点东西来。

张斌狠狠的瞪了我眼,有些不屑的说:靠他?我需要靠别人吗?我还就偏偏不信这个邪了,还非得把这本小说写出来才行,唔,我来想个名字。叫什么好呢?

我不是证人?不好,我不是罪人?也不好?我不是凶手?咦,这个名字你们看咋样?

孙建国噗嗤一笑,嘴里的茶水全都喷在了桌面上,掩住鼻子呛着说道:你咋不起个我不叫张斌的名字?听起来还怪有意思,我觉得这样就不错。

为了将功补过,我想了下说:刑侦实录咋样?你这个刚好也是记录第一线案子的,用这个名字我感觉不错。

张斌将手里的稿子卷成卷,轻轻在手掌上拍打,嘴里嘀咕道:咦,这个不错,有点意思啊,到底是个文化人啊。

孙建国似乎也有了点兴趣,凑这热闹说:我看这样吧,我们市局也算经历过大大小小不少的案子了,就叫一线刑侦纪录?

怎么忽然感觉有些俗气?感觉名字不弄得高大上一点没人会看啊,不行不行,还得换个。

孙建国立马不高兴了,毫不留情的打击道:干脆就叫我是杀人犯算了,到现在还没写三页纸,就想着起啥名字,你当你是金庸还是诺贝尔文学奖的获得者?

不是啊,我说的是真话,总感觉你起得那名字有点俗了,咱们就不能换个名字嘛?

张斌正说着,电话铃忽然响了起来,我顺手拿起话筒问了句请问你是谁?

电话那头说是崂山监狱,在俩个小时前,他们有一个犯人越狱逃离监狱,现在下落不明,请求我们协助帮忙抓捕。

这样的事情我做不了主,便将话筒交给了孙建国,并简单说了下情况,孙建国拿过话筒说了通,随后挂了电话对我们说,命令下属各个辖区在主要干道设卡,检查来往车辆以及行人,市应急指挥部已经得到了消息,已经命人在江面进行布控,外围也会加大警力和兵力进行抓捕。要不久后照片就会分发下来,你们俩个跟我去一趟崂山监狱,这次的越狱和普通的越狱案似乎有些区别。

是!

带上手枪,穿好衣服,我们驾车开往了崂山监狱,中途监狱方面再次打来了电话,和孙建国说了有十多分钟,说的什么内容我不知道,不过看孙建国的脸色就知道这事情不简单。

这次怕是又得落马一大批人,真不知道这些人咋想的,老老实实干活不好吗,非得弄些花里胡哨的东西。

正在开车的张斌疑惑的问道:咋回事?副队长,具体啥情况啊?

越狱这人叫梁旭东,是个高学历高智商人才,在外面的时候是个叱咤商场的风云人物,五年前因为被卷入一场谋杀案,导致入狱。在监狱的时候,表现的倒也还好,没犯过事,一直老老实实的。三年前,监狱方面外包的一个工程,让犯人们去干活,其实这个你们俩个应该都知道,工程赚的钱基本上都是进了监狱管理层的腰包,不过一直没发生过事情,倒也问题不大。

但就在刚刚监狱查人的时候,发现他不见了,随后发现在他宿舍中有个地道,一共俩百多米,顺着地道可以直通监狱围墙外俩百米处的化粪池,化粪池池连接着长江,监狱方面的人员顺着粪坑一直追到长江都没发现他人,所以现在喊我们过去帮忙协助调查。

张斌听到这话变得更疑惑了:那这个和监狱包的工程有什么关系?这里面干系不大吧?

孙建国抽动着嘴角瞥了他眼:不大?就算他越狱和这件事没有任何联系,现在出了事,屁大的事情都是天大的事。

反正这次事情不知道又得凉多少,人心是真的贪婪。

一路没再说话,到了监狱,狱长亲自在门口迎接我们三人,听他一番自我介绍和说明了大致情况,我倒也了解到了大致情况。

五年前他开始在崂山监狱担任狱长一职位,因为上面经费拨的比较少,所以就开始外包各种的工程,赚点钱款用来补贴监狱各方面的开销。三年前他接下了个手工组装的工程,为了防止意外发生,他特意将犯人的工作地点安排在监狱中。三年以来一直没什么事,最近工期快要结束了,大家都比较放松。就在今天早上犯人早起查人的时候,发现少了个人,经过简单的排查,发现是消失不见的人是五年前入狱服刑的梁旭东。

梁旭东在监狱服刑期间一直表现良好,从未有过不良的表现。监狱的外包工程也干的尽心尽力,从未干过偷懒耍滑之类的事。因为这些良好表现,监狱方面觉得这人有悔过的心思,于是往上报了几次,也减刑了几次。原本十一年的有期徒刑,减到最后只剩了六年,这时候他已经服刑超过五年,还剩不到一年的时候就可以出去了,谁也没想到这时候他会越狱。

在发现梁旭东人不在后,监狱立马组织力量进行检查,最终在梁旭东的宿舍中发现了一条地道,检查人员进入地道后顺着往前走,最后发现地道居然直通监狱外的化粪池。随后经过短暂的商量后,决定顺着化粪池的管道继续追下去,最终追到了长江上。

这时候他们才肯定,梁旭东肯定早就跑的没影了,于是这时才上报情况给市应急指挥部,才有了后来我们在办公室接到电话的那一幕发生。

其实对于他说的这些,我们都没有完全的相信,说是外包工程补贴监狱的日常开支,恐怕大部分的钱财最后还是落到了他手里,这种事情我之前就见的多了。现在东窗事发,才赶紧做些亡羊补牢的措施,希望可以补救。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