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四十五章 憋屈(1 / 2)

过了半分钟,孙建国催促道:你到底答不答应?答应的话人我就带走了,不答应的话人我也要带走,总之就是一句话,为了早日将越狱犯抓到,这个人我是必须带到市局严加审问的。还有,我在你这边调查时的情况我会如实汇报给上级,包括你不配合调查。还有梁旭东之所以能越狱成功,你们监狱的管理层方面漏洞太大,得承担大部分责任。听到这话,狱长立马谄媚的看向孙建国,附和着说道:孙老哥你这是说的什么话嘛,我敢不配合调查吗?这样,人你带走,我决不阻拦,另外,老哥你能不能在市里给老弟说俩句好话?不然你真那样说的话我仕途不保啊。那我不敢保证,只能说试试,反正这件事现在市里各层领导都非常的重视,也就是这次越狱的不是什么穷凶恶极之人,若是那种人,公安部早就注意到,你怕是这辈子也住在这里了。我懂我懂,这次麻烦老哥你了,事成之后我做东孙建国立马摆了摆手:先别说那些,人到现在还没抓到,等抓到了再说。说完给我使了个眼色,我走上前将小冯的胳膊按在身后,押向外面,走出门的时候听见身后传来声音:看押好了,别让他和外面有接触,律师一律不准见。明白。在将人押到警车上后,我拉上车门说道:抱歉了兄弟,刚刚的情况你也知道,要是不这么做的话,你怕也是出意外,崂山监狱的狱长似乎并不想让我们带走你,怕你泄露一些相关的事情。兄弟别说了,这点事我还是不放在心上的,我也知道他不放心我,能活着离开这里我已经很满意了。没一会的,孙建国和张斌俩人也回到车上,为了防止生变,张斌立马开车往回走。

小冯一遍回想一边说道:梁旭东当年在判刑的时候好像证据不够,不过为了能够尽快的结案,下海市公安动用私刑将人送了进来,当时梁旭东进来的时候一直说自己是冤枉的,想要上诉,当时没人理他,见上诉无望,他渐渐也不提自己是愿望的这件事了,现在看来,他那会怕就是在打洞准备越狱。这倒是个很关键的线索,如果梁旭东当年如果真受了冤情才进的监狱,那么这次他的越狱很有可能就是为了当年的那件事,如此一来的话,顺藤摸瓜下去很可能就能找到梁旭东现在的藏身之地。想到这里我将自己的想法说了出来,孙建国深以为然的点了下头,随后问道:那你知不知道他当年是因为什么案子进去的?案子的详细情况你知不知道?犯罪嫌疑人在关押进监狱时,监狱方面都会得到一份法院判决书,上面会写明因为什么事而判刑,那份判决书你看见了没?小冯想了下说道:没有,我不是负责这方面事情的人,我算来只是狱长手下的一个小兵,平时办事比较靠谱,所以他还经常把我带在身边,不过算不上他的心腹。平时洗黑钱都是他的心腹在帮他办理,本人并不插手,我怀疑最后的钱也并不会存到他本人的账户,而是别人名下的账户。孙建国忽然笑出声来,摸着下巴自言自语道:还真有点意思啊,我现在到希望人一时半会抓不到,这样一来事情闹大后,什么事情都能给曝光出来,这些蛀虫也该腾腾场子了。正开车的张斌插了句:梁旭东肯定能撑住一时半会的,这人的脑子好使,我打赌没半个月的时间不可能被抓。那可不好说,五年前他刚入狱的时候下海是一个情景,五年后的现在又是另外一番模样,随处可见摄像头,万一被拍下来离抓也就不远了。不过这人吃过洋墨水,还去过华尔街,算是见过大世面的人,要是真去下海的话,肯定会小心翼翼的。

他爬过了俩百米狭小的地道,又走过了一百米肮脏的粪池,找到了属于他的自由,有些鸟注定在是管不住的,他的每一片羽毛都闪耀着自由的光辉。

听见张斌说出这么一番话,我也有些惊讶,按照他的水平怎么可能说出这样的话,八成是在那听来的。孙建国也惊讶的看向他:哦呦,挺精辟啊,你啥时候学会拽文化了?从哪偷来的?

张斌放慢了车速,回头笑道:嘿嘿,看电影看到的,读书人的事怎么叫偷呢,我这是借鉴。

赶紧开你的车,要是俩点前回不去,我要将你狗头打爆。

得嘞,保证能到。

回到市局后,孙建国先将在崂山监狱发现的情况上报给了应急指挥部,并提了下自己的对梁旭东的行踪猜想。检察院得知了这一消息,立马派人前往崂山监狱,将狱长等管理人员全部带回,并进行隔离审问,据说还搜出大量做黑账的线索。

当我听到这个消息后,是在吃完饭的时候,孙建国在饭桌上还说道:狱长那伙人应该是凉了,不过梁旭东现在还行踪不定,不管他当年被判刑有没有冤情,至少在法院尚未宣布他无罪前,他还是一个罪人,现在重要的任务就是抓捕梁旭东,应急指挥部已经授权我们进入下海地界进行调查,待会换身衣服我们就出发。

距离犯罪嫌疑人梁旭东越狱差不多过去二十四小时,即使去下海调查也是瞎猫抓死耗子,还能否抓的到完全就是碰运气,抓到是皆大欢喜,抓不到就是能力问题。而且异地用警本就是件费力不讨好的事情,听孙建国说,上面因为梁旭东的案子已经对于下海警方产生了不满,所以并不打算让他们继续参与调查,这次的任务全权交给了松海警方。这下更就是变成了烫手山芋,丢了不好,搁手里又烫了自己。

听到这话,不光是我心里有有怨言,张斌也是忍不住抱怨道:真是哔了狗了,怎么啥事都能落到我们头上?他下海拉的屎凭什么让我们松海给擦屁股?

孙建国自顾自的挑了点咸菜在馒头上,嘴里打着包含糊不清的说:没办法,若是离得远一点,崂山监狱也不在松海境内,这件事也轮不到我们出手,巧了的就是我们和下海是挨着的,崂山监狱还偏偏就在松海境内,想不落在我们头上都难。

饭后商议着说这次先去打探下情况,不用带太多人,于是还是我们三个过去一趟。至于松海这边的设卡则交由李军负责,到目前为止尚未捕捉到梁旭东的踪迹,具体在什么地方还不敢确定,所以现在设卡依旧不能停下。

驱车前往下海市,下海市是临海的一个市,论繁华的程度要比松海市强一个档次,不过也因为快速扩张,导致了这里的治安环境不是太好,不过也只是相比较松海来说。

进入下海市地界后,张斌回头问道:先去下海市局调查下当年的宗卷?还是说怎么着?

孙建国想了下说道:先去趟下海市局吧,毕竟是异地用警,我们得考虑到当地警方的感受,不能因为拿着一份命令就当做尚方宝剑,下海市还是有很多好同志的,那样逼供坐实犯罪事实的人也只是极少数一部分,这次出了事,他们肯定也不会好过。

一路径直到达下海市公安局,表明身份后,市局的一位副局长接待了我们,在路上的时候,他有些歉意的说道:抱歉了,这事让你们松海方面费心了,几位如果在下海市如果有什么需要的话,直接和我说声,我给你们调拨协调。

先不说别的,就这样的语气就让人跳不出毛病,伸手不打笑脸人,何况对方还是副局长,孙建国忙说道:客气了,我们也是公事公办,副局长,您能给我们说一说梁旭东当年的案子是个什么情况吗?当时主事人是谁?

进了屋子再说,下午听说你们要来,了解事情始末后,我将当年处理梁旭东案件的所有警察全都叫到了我办公室,仔细询问了当年的情况,据他们说,当年的案子证据确实不足,而且找到的证据也有猫腻,感觉像是栽赃陷害,不过当时因为处在98大洪水期间,根本就没来得及多想,便给结案了。

你也知道当年98大洪水时候的情况,当时全国都忙着救灾抗洪,我们下海市又处在长江的出海口,压力更别说了,当时所有的警力全都投入到救灾当中,还有帮银行转移金库,根本腾不出警力仔细调查,而且案发地还被洪水给淹了,所以想寻找翻案的证据也没找到。

原来是这么一回事,当年98洪水的时候,我还在警校上学,当年的洪水真的是全国上下同心协力抗灾,听说全国一半以上的部队都投入到那次抗灾行动中,我所在的警校课也不上了,所有人员全部去救灾,足足在外面待了俩个月,等洪水过去了才回去。

当年的案发如果真像他说的那样,那只能说巧了,案发地被洪水淹没,根本没办法取证,社会各界的力量都放在了救灾上面,这时候如果出现了什么案子,肯定是一棍子打死,越早结案越好,谁有空和在这磨叽。

在办公室里面,我见到处理当年梁旭东案子的四名警察,在经过简单的交流后,他们四人承认当时确实有刑讯逼供的行为,主要就是为了尽早的结案,而且确实没发现新的翻案证据,所以便想着速战速决。

因为不是在自己的地界上,对方的副局长还在场,所以孙建国并没有对他们的行为作出任何评价,想了会说道:你们能不能说下当年梁旭东的案子到底是个什么情况?觉得有猫腻的地方在哪?有没有其他嫌疑人?

孙副队,这是当年办案的宗卷,除了他口供的部分有不是之外,现场勘测记录并没有作假,全都是按照实际情况来的。

四名警察中的一人从桌子上拿起本发黄的文件递了过来,并翻开其中的一页对我们说道。

孙建国接过来翻看了几分钟,完了又递给我和张斌,我见上面记录的内容并不是很多,只有不到一页纸的内容,而且干货也不是很多。

大致内容如下:1998年7月6号,下海市外滩区琥珀别墅群,一栋名为玫瑰园的别墅发生一起凶杀案,死者性别女,现年28岁,系海归人员,死前曾在外企担任经理一职。案发后,经过现场初步勘查,得出结论,死者为他杀,致命上在头部,凶器为炒菜所用平底锅,并在犯罪现场发现一吊坠,而据死者同事所述,死者并没有佩戴过吊坠等饰品。

经过调查,吊坠系死者公司同事梁旭东所有,并且在案发当晚,梁旭东曾去过死者住处,梁旭东归案后矢口否认自己是杀人凶手,后经过警方攻心等心理战,最终承认自己是杀人凶手。

说是记录了一页纸,其实唯一有用的线索就是在案发现场发现的吊坠,但在办案的过程中,这一线索并不能成为将一个人定为凶手的根本依据,还得有很多的辅助证据,或者是直接证据,很明显下海警方当时在处理这起案子的时候很草率,并没有综合方面的证据。后面所谓的攻心,其实说白了就是刑讯逼供,没什么参考的价值。

孙建国想了会望向对面四人说道:你们当初有没有对现场进行指纹提取?或者是微量证物的查找?

四人相互对视了眼,其中一人开口道:我们当时在屋内提取过指纹,但是并没有找到除死者以外的指纹,只在门外把手上发现了一枚残缺的指纹,不过并不属于梁旭东,当时下海因为洪水的原因,各界都很混乱,我们曾经试图查找这枚指纹的出处,采集了一千多名的可疑人员指纹,那时候还没有电脑等仪器做指纹对比,所以我们都是用的肉眼去作对比,对比工作进行到一半的时候,洪水越来越大,所以只好结案。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