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五章(1 / 1)

第二天一早,吴敏立刻求见赵佶,进宫后,吴敏向赵佶说明了事情的缘由,赵佶自己也察觉到了问题所在,便在十二月二十一日,皇太子入朝时,赵佶将只有皇帝能够使用的排方玉带送给了太子,这可以视为他要让太子负全责的标志。

十二月二十二,赵佶发出了著名的罪己诏。他的罪己诏和唐德宗的一样,将自己说的一无是处,请求人民的原谅,并恳请各地赶快来勤王,以免社稷不保。

罪己诏并非赵佶本人所写,而是一位叫做宇文虚中的大臣写的。宇文虚中当初是海上之盟的重要反对者,当初主推海上之盟,的是宰相王黼和枢密使童贯,反对的人数众多,宇文虚中是其中反对声音最大的一个。他因此惹怒了王黼,从中书舍人被降到集英殿修撰。后来童贯选择宇文虚中当参议官,跟随他前往太原。这次童贯逃回,又把宇文虚中带了回来。

“爱卿,这次事情都怨朕,朕也没想到事情会变成这样,朕后悔没听你的话,现在该怎么办啊。”赵佶向宇文虚中道歉并询问,“陛下,臣以为首先应该发罪己诏,将所有弊端革除,等人心回转,才能胜得了金军。”宇文虚中说,“那那爱卿快去替朕写一封罪己诏。”赵佶连忙说到,宇文虚中从袖中抽出了早已准备好的草稿说“这是臣替陛下准备的罪己诏草稿。”赵佶也来不及提出质疑,立刻叫人在京城四处张挂。

远在千里之外的中山府,谋良虎走进了大帐“斡离不,怎么了?”他本打算继续跟着郭药师南下可却被斡离不叫了回来,斡离不递给他一张布告“看看,我们怎么办?”谋良虎疑惑的接过布告,一看原来是赵佶的罪己诏,上边写着“朕承祖宗恩德,置于士民之上,已经二十余载。虽兢兢业业,仍过失不断,实乃禀赋不高之故。言路壅蔽,导谀日闻,恩幸持权,贪饕得志。搢绅贤能,陷于党籍;政事兴废,拘于纪年。赋敛竭生民之财,戍役困军伍之力;多作无益,侈靡成风。利源酤榷已尽,而谋利者尚肆诛求;诸军衣粮不时,而冗食者坐享富贵。灾异讠适见而朕不悟,众庶怨怼而朕不知,追惟己愆,悔之何及!”“你在担心什么?”谋良虎问道,“你说,那宋国皇帝都下罪己诏了,他们会不会已经做好准备,我们现在千里奔袭汴京会不会不太妥?”听了斡离不的担忧,谋良虎笑着说”罪己诏中提出了十项整改措施,大多是减少奢侈的做法,并没有涉及具体如何抵御我们,只是希望大家广开言路,献计献策,同时号召天下方镇都赶往京师,勤王驱敌,还给他们准备了赏赐和职位。况且各地的勤王之师赶到也需要一定的时间,他们一定不会想到我们会千里奔袭汴京,到时候定能打他们一个出其不意。南朝人软弱无能,不必多虑”听完谋良虎的分析,斡离不紧皱的眉头也渐渐舒缓开来。

十二月二十三日,李邦彦向赵佶递交了一件东西——金国的伐宋檄文。“这…这”赵佶看完檄文不知道该说什么才好,此时他也才想起来之前金国派了两个大臣前来宣战,而他不敢接见就只好让大臣接见,后来白时中向他汇报接见情况时说金国大臣要求大宋向金国割地称臣才可以退兵,无奈之下,赵佶便叫大臣将使者好言好语的劝走了。赵佶手里紧紧的捏着那封檄文,沉思良久后他终于下定了决心——传位于太子。“来人,传陕西转运使判官李邺。”赵佶说到,随后他又看向一旁的李邦彦道“爱卿,朕已经决定传位于太子了,你命人下去准备吧。”听了赵佶的话,李邦彦心下一惊,他虽然已经猜测到皇帝可能有传位太子的想法,但他没想到会这么快,“臣遵旨”李邦彦应了一声后立刻退了出去。不一会儿,李邺走了进来“微臣叩见皇上,皇上万岁万岁万万岁。”李邺伏地说到,“爱卿平身”赵佶一挥手让李邺起身,李邺随即站到一旁,“爱卿可知朕为何找爱卿?”赵佶问道,“臣愚钝,还望陛下明示。”李邺道,“朕打算让爱卿出使金营,将朕退位的消息告诉金人,请求议和。”听了赵佶的话,李邺有些惊讶,他有些不太愿意去,毕竟听闻金人比之前的辽人还凶残,这叫李邺心里不由得打起了退堂鼓,“怎么?爱卿不愿?”赵佶有些不满的说,李邺一惊,连忙跪倒在地上说“陛下,臣自然愿意出使金营,为国分忧,可是总不能让臣空手去啊。”“你说的也有道理,说说吧,你都要什么?朕叫人准备。”赵佶捋了捋胡子说,“臣,臣需要三万两黄金。”李邺憋了半天终于说出了他的想法,“这”听了李邺的话赵佶有些犹豫,因为如今朝廷已经拿不出这么多钱来了,经过一阵激烈的思想斗争后,赵佶脸上闪过一丝不忍道“朕这里还有两个祖上传下来的金瓮,各五千两,叫人融化了制作成金牌你带去吧。”李邺见状,只好垂着头答应。

搞定了议和后,赵佶又开始想着怎么才能把皇位传给儿子赵桓,很快他就想出了一个好主意。当天下午,一个宦官来到东宫求见赵桓,“禀太子殿下,陛下由于处理国事积劳成疾,突然间病倒,现在正在召见殿下。”一听父皇召见,赵桓连忙换好衣裳和宦官一同前往。抵达赵佶住的宫殿后,宦官先进去通报,很快宦官又走了出来对赵桓说“殿下,陛下要见您,快进去吧。”赵桓连忙走进大殿,赵佶将长子召到了御塌边上,赵佶看着赵桓对一旁的宦官吩咐到“来人啊,给太子穿上御衣。”两名宦官手捧御衣向赵桓走来,赵桓吓得连忙起身躲避,他哭着对赵佶说“父皇这是何意?儿臣万万不敢接受啊。”赵佶气的吹胡子瞪眼“你要是不接受就是不孝,你个逆子。”听了赵佶的话,赵桓立刻反驳说“儿臣要是接了御衣才是不孝。”里边的吵闹声让门外的郑皇后走了进来,看到争执的父子,郑皇后也对赵桓劝说到“太子,陛下也是一片苦心,您这又是何苦呢?”谁知赵桓看向郑皇后大叫到“你又不是我母亲,凭什么说我,你在这里说起来自然轻松,那你来做这个皇帝怎么样?”郑皇后面带尴尬的低下了头,她不是赵桓的生母,她只是赵佶的继后,赵桓的生母是早已过世的显恭皇后王氏,“逆子,你胡说什么?”在塌上的赵佶大骂到,“来人啊,把这个逆子给我带到福宁殿去参加登基大典。”赵佶气呼呼的吩咐,于是一旁的几个人便挟持这赵桓前往福宁殿即位,一路上,赵桓抗拒着不肯走,几至气绝,于是宦官又赶紧找来太医,等他醒了又拖着他走。当赵桓来到福宁殿时,宰相高官们都已经在等候,将他强拉入殿完成了即位仪式,看着赵桓坐在龙椅上后,李邦彦冲众人使了一个眼色,众人顿时心领会神纷纷跪下山呼陛下,赵桓看着向他称臣的众臣子,他流着泪说“父皇害我,诸卿误我啊。”

正在汴京皇位交替之际,李邺也抵达了中山府。在金兵的带领下,李邺见到了斡离不,“大宋使臣李邺见过元帅”李邺向斜靠在椅子上的斡离不行礼说到,“不必多礼”斡离不随意的挥了挥手对李邺说,李邺站起身后斡离不又对他问道“不知贵使来此有何贵干?”李邺一边拿出赵佶的退位诏书,一边递给斡离不道“我大宋皇帝已经退位,还望元帅可以罢兵休战,我们两国重新修好。”“皇帝退位了?”斡离不有一些惊讶,他接过诏书看了一会后又将它递给了坐在一旁的谋良虎,谋良虎细细的看着,而李邺这才注意起这个坐在斡离不旁边的金人,他看上去比斡离不年长,而且又坐在斡离不的旁边想必在金国地位绝不在斡离不之下,李邺想着。看李邺盯着谋良虎看了半天,斡离不也看穿了李邺的心思,他指着谋良虎对李邺说道“介绍一下,这位是我大金的齐王”,李邺这才意识到自己的失态,连忙低下头道歉。谋良虎将诏书还给斡离不对他微微点头,斡离不见了谋良虎的信号对李邺道“贵使一路远道而来,十分辛劳,不如你先回汴京,就说本帅要请奏我国陛下,如何?”李邺本就不想出使金营,一听斡离不的话他连忙答应,待将李邺一行人送走后,斡离不冲谋良虎问道“兄长,这件事你怎么看?我们接下来怎么办?”谋良虎思考一会儿后说出了自己的想法“我觉得我们应该继续按照原来的计划行事,先千里奔袭到汴京再说,至于粘罕那边派人去通知一下就好。”“好”斡离不也做出了最后的决定。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