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看“大马”如何奔跑(2 / 2)

私有化——折磨了人类几千年,自共产主义诞生以来,世界上有许多人,包括一些伟大的人物和平凡的大众,都想尽早地消灭私有制。然而,一个多世纪过去了,仍然只有愿望和理论,没有建立起一个成功的事实。最辉煌的一段时间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建立起一个社会主义阵营,掀起一股公有热。

即便是资本主义阵营中的许多国家也兴起一股国有企业热潮,在世界各地纷纷建立起许多国有企业,这些国有企业为各个国家的经济发展曾起过重要作用。几十年过去了,其中一大部分企业失去了活力。自七十年代末开始,世界上先后有五六十个国家又掀起了国有企业市场化的浪潮,并很快收到了明显的经济效益。首先是欧美诸国,如英国前首相撒切尔夫人之所以能在位11年,一个主要原因就是推行私有化卓有成效。日本将著名的“铁”变为“私铁”,不久即扭亏为盈。最讲整齐划一的新加坡自1985年开始,已将二十多家国营企业实行私有或联营。还有泰国、台湾、印度、菲律宾等,马来西亚是起步较早的。

中国经济想与世界经济接轨,想躲开市场经济大潮的冲击是不可能的。况且经过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个体私营企业已雨后春笋般地建立起来,其情状也如春笋出土,挺然,猛然,不躲不避。如名气很大的巨人集团,第一个亿万富翁张果喜等等。而合资经营则没有这般张扬,在悄悄地进行。先是在浙江、广东等南方诸省的中小型企业中自发地搞起来了,几十家、几百家,大多是陷于困境的国有企业求助于私人资金和私营管理机制,找到新的生机。也有一些私人企业主想借国家的力量摆脱小作坊式的生产模式,参与社会化大生产的竞争。后来,这“静悄悄的产权革命”革到了大型国有企业的头上,如:广东横跨珠江的四座大桥(广州大桥、人民桥、海珠桥、海印桥)珠岩隧道及三家水厂的60%的资产股权,以30年为限转让给了泰国国际集团。顺德著名的华宝集团60%的股份,被香港蚬壳电器工业及公司大股东翁氏家族斥资128亿港购得……

这悄然而起的产权革命,必将改变中国的经济格局。但这已经是第二次合资经营了,第一次是在四十多年前——

“1950年8月,中央交通部部长章伯钧与民生实业公司总经理卢作孚签订了《民生实业公司公私合营协议书》,规定在经过一段时间的筹备后,民生公司正式公私合营。1951年2月,新中国第一家公私合营企业——公私合营民生实业公司,正式挂牌营业,卢作孚任总经理……”不久在中国大陆掀起了一场轰轰烈烈的疾风暴雨式的公私合营运动。一旦形成一股政治风暴,就是粗糙的,很难要求公正和合理,不测算股份,不根据资产分配权力,使合营成了一块空招牌。

谁能想得到还没有超过半个世纪,合资经营又回来了。据说卢作孚的后人在长江又竖起属于自己的民生公司的牌子,仍然富有生命力。

经济的发展确有自己的规律。但经济搞得好的国家却有许多共同的东西。一个作家出国感受最强烈的却是经济问题,这是作家的悲哀?还是经济的悲哀?目前中国的成年人都喜欢谈论经济、关心经济,正说明我们的经济还没有发展到不用老百姓操心的程度。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