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141、第 141 章(1 / 2)

永琮松口答应立后,皇太后便打量着要重启选秀,好生给永琮挑一个名门闺秀,她已经将目标锁定在几个姑娘身上,这几个姑娘家中父兄不是掌着实权的、就是有能耐的,这样的话,永琮在实施改革的时候,也能少些阻力。只可惜永琮只肯娶一个皇后,若是多纳几个妃嫔,得的助力自然就会更多。

不过永琮好不容易松了口,皇太后也不想操之过急,她和前任太后不同,并不想着尽可能地操纵自己的儿子,而且看永琮的眼界抱负,绝对不是她这个深宫女子可比。

只是皇太后的打算很快就破灭了,永琮在做出决定之前,就将皇后的人选,摊开放在了皇太后的面前。

这个姑娘,压根就没在皇太后的选后人选中出现,完全出乎了皇太后的意料。倒不是说这个姑娘有什么缺陷,只是她的家族并不昌盛,只有一个爷爷做到了礼部侍郎的位置,其父辈都是表现平平的中庸之人,如今有的在学堂教书,便是出仕为官的,也不过五六品的职位,和那些史上出过军机重臣、封疆大吏的豪门贵族,是完全不能相提并论的。

永琮自然有他的打算,这个姑娘,也是他费了心思挑出来的。他既然只想娶一个皇后,那么继承人必定出自皇后的肚子,他的治国理念绝对是要靠那个孩子继承下去的。他不想自己和同伴们铺好的路,最后却因为继承人的贪图享乐或者自以为是,而重新回到原有的历史轨迹上去,所以他完全不希望有一个强横的外戚来干扰他的孩子。世家,他现在还无法一下子全部将其废弃,但是这样的历史悠久的大家族,其实是必然残留着一些封建的、守旧的观念的,尤其对自身利益看得过重,将来若是家族利益和国家利益产生冲突,说不得就宁愿舍弃国家的利益而保有自己的家族。

永琮很是费了一番心思,才说服了皇太后,颁下了懿旨,将立后的事情宣布了下去。

这样的一个结果,让那些早就盯上了永琮的皇后宝座的世家大族,如何能够甘心?更何况,这位皇后人选,还是在没有通过选秀的情况下产生的,更让他们有了说法。

永琮早就有心废除这种选秀制度,先是借着给乾隆守孝的理由停了五年两届的选秀,并颁布恩旨,为了不耽误姑娘们的芳华,许他们自行聘嫁。所以几年下来,除了那些年龄在选秀范围内的、或者对成为皇帝的女人很有企图心的人家,大多数的姑娘家都已经嫁为人妻了。

只是当他下了明旨废除选秀制度,还是引起了一定程度的反弹。主要还是那些指望自家闺女可以到后宫占一席之地甚至产下龙子的大家族不肯松口,毕竟眼看着振华皇帝这一块肥肉可以开始吃了,他们却没份下嘴,这样的感觉真的很让他们难以接受。

不过在皇太后透过进宫请安兼打听消息的命妇们,暗示就算是举行了选秀,皇帝也只会留下他认定的那一个人,其他人全部撂牌子,负责选秀的皇太后也不会逼迫皇帝留下他不想留下的人。如此一来,闹腾的大臣们都消停了,毕竟既然不能够留在后宫当贵人,又何必让自家姑娘进宫遭那罪?还要落个撂牌子的下场。

倒不如自行聘嫁,打一打那些简在帝心的新兴贵族少年郎们的主意,像那多隆、福隆安、林墨i、海兰察等等,都是不错的人选啊。

只可惜等他们回过头来,却发现福隆安等人,早已经在他们盯着皇帝后宫的时候,被那些对后宫没有野心的人家,给瓜分完毕了,有的连孩子都能下地跑了,简直叫人无比地扼腕叹息。

福隆安、多隆和富察皓祥这几个古代原住民自然不用去说,“不孝有三无后为大”的观念还是根深蒂固的,所以年纪一到,就娶了媳妇。富察皓祥更是乾隆指的婚,等过了乾隆的国孝,他就迎娶了惜春,如今两人膝下已经有了一个活泼的女儿。

成亲这几年,皓祥和惜春的感情倒是越来越深,都曾经因为不着调的家人而蒙羞过、受过委屈,如今能够幸福安稳地生活在一起,两个人都无比珍惜。

许是受永琮、永q、福尔泰等人潜移默化的影响,福隆安、多隆和皓祥这几年竟也未曾纳妾,后院安稳,也就有了更多的精力投入到练兵中去。

福尔泰和薛蝌也都娶了亲。

福尔泰是娶了兰馨做了额驸,不过永琮没有给兰馨建公主府,反倒赐了福尔泰一座将军府,兰馨除了公主的身份外,更响亮的,反倒是将军夫人。也因着兰馨是跟着丈夫一同居住,并非独居公主府,而满人公主身边带有教养嬷嬷,额驸无召不得进公主府的恶习,早已经被永琮借机给废除了,夫妻俩琴瑟和鸣,小日子过得倒是极甜蜜的。

尤其福尔泰前生就没能成个家,如今娶了媳妇,简直是将其疼到了骨子里,尤其自己又常驻军营,和妻子聚少离多,每每回家都是兰馨指东不往西、叫做什么就做什么,使得兰馨真是一点儿火气都没有了。

兰馨虽贵为公主,但性子娇憨,并不摆公主的谱,尤其比较和敬、和婉两位公主,只觉得自己简直幸运到了极点。更何况,福尔泰的地位和权势,权势他自己一力拼杀出来的,和娶了个公主并没有多大关系。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