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_第三篇_第八章 新西兰的战火(1 / 2)

第八章新西兰的战火

在快到十一点的时候,原本乌云密布的天空,一下大雨倾盆。爵士一行人无法上路,赶紧去奥克兰是不可能了。当务之急就是找个地方避雨。

一会儿,威尔逊就在岸边发现了一处被海水冲刷而形成的石洞。在石洞里还有许多干海藻,都是以前海水涨潮时冲上来的,现在正可以做睡觉的床铺;在洞口还堆放着几块木柴,可以用来烤干衣服或者烧火。

雨纷纷扬扬连续下了好几个小时,没有停下来的迹象。天空又吹起了南风,风一阵又一阵地刮。孟格尔看着恶劣的天气,焦急万分,但又毫无办法。去奥克兰需要好几天的路程,但现在大雨滂沱如何办呀?只能等雨停下来的时候了。只是希望土著人不要在这时候闯进石洞里。

在石洞里面,爵士一行人都悠闲无事,于是随意聊起天来,侃着现在新西兰正在开展的战事。

在1642年12月16日,在塔斯曼航行抵达库克海峡之后,新西兰人就和欧洲人有了频繁的交往,但欧洲大陆上,还没有一个国家想占领这一块土地。在这段时间,欧洲的传教士,特别是英国的传教士,在想方设法劝服新西兰的土著部落酋长服从英国的统治。有一些部落酋长上当受骗了,就向英国维多利亚女王写信,寻求获得保护。然而有一些部落酋长觉得这里面有欺诈,一直高呼着:“外国人要抢走我们的土地,我们的家园保不住了!我们要变成奴隶了!”

果然如此。在1840年1月29日,一艘叫做“先驱号”的军舰,率先航行到位于伊卡那马威岛北部的群岛湾。霍伯逊舰长先抵达科罗拉勒卡村,在耶稣教堂召集村里的土著人,对这些土著人宣读了英国女王对他的委任状。

在第二年的1月5日,英国当局召集了新西兰的一些主要部落酋长,在派亚村英国外交官员官邸聚集。在那儿,霍伯逊舰长就直入话题,要这些酋长都臣服于英国女王;而且还说女王把军队和战舰派来了,能保护土著人的自由和安全。但霍伯逊同时提出条件,部落的土地必须属于英国女王。

刚开始,一些酋长感觉这要求比较苛刻,不乐意接受。但英国当局进行利诱威逼,然后用一些小恩小惠,就把这些酋长收买下来了。

从1840年,在“邓肯号”离开克莱德湾的那一天为止,新西兰发生的全部事情,巴加内尔都非常熟悉,他也打算说给大家听一听:

“尊敬的夫人,”巴加内尔在回复海伦夫人的问题之后,又开始讲述了,“以前我这么说过,新西兰的土著人性格威猛剽悍,自然不会死心塌地服从英国的统治。和古代的苏格兰人一样,这些毛利人也是部落制,首领就是酋长,整个部落的人都听从酋长的命令。这些毛利族人普遍都是个子高大,有的还长得像马耳他人,有的长得像巴格达的犹太人;这些毛利人中也有矮个子的,矮个子的就像黑人白人的混血儿一样;但无论高个子还是矮个子,他们都勇猛善战。在他们之中,曾经出过一位赫赫有名的酋长,名字叫做奚昔;他在毛利族历史上,其地位不亚于古代法兰西著名的魏森杰托利魏森杰托利,法国古代著名的将领,公元前一世纪人;主要功绩是率领法兰克人,英勇顽强抵御罗马人的侵略。。这奚昔酋长率领自己部落的人顽强抵抗,死不投降。所以,新西兰的战争现在都没结束。现在新西兰岛上,还有一个叫隗卡陀的部落,酋长名字叫威廉桑普逊,一直为保卫自己的领土而英勇抗敌。”

“现在英国殖民者把新西兰的各个主要据点全都控制了吗?”约翰孟格尔询问道。

“控制,当然是都控制了,”巴加内尔继续说道,“霍伯逊一来到这儿,就担任了新西兰岛上的总督。在18401862年,新西兰九千殖民区都建立起来了,之后就变成了九个省份:在北岛有四个省份,也就是奥克兰、塔腊纳基、惠灵顿和霍克湾;在南岛有五个省份,也就是纳尔逊、马尔巴勒、坎特伯里、奥塔戈和索斯兰。直到1864年6月30日为止的统计数字,新西兰的总人口是十八万零三百四十六人,在各地都涌现出数目繁多的商业城市。当我们到奥克兰那城市的时候,会看见那儿的地理位置非常好,掌握着一条狭长的地带。现在,奥克兰城市居民是一万二千人。在奥克兰西边的城市,是新普利默斯;在东边的城市,是阿呼昔利;在南边的城市,是惠灵顿;这些城市商业很繁荣,船舶往来频繁。在南岛上的城市——纳尔逊,别号是新西兰的大花园。还有位于库克海峡上的城市——皮克敦,云集淘金者的奥塔戈省、英佛加尔及尔城,以及都内丁城、克赖斯特彻奇城等,都具有自己的鲜明特点。而且这些城市不会像一般人想象的那样,只是一些茅屋陋居的堆砌;在那儿建有车站、教堂、码头、公园、银行、博物馆、医院、报社、哲学院、研究会所、慈善机构、行会组织、大剧院、俱乐部、展览馆……其繁华的程度和伦敦、巴黎都有的比了!我还清楚记得,在1865年,正好是今年,在这个吃人的国度里,还举办一次世界工业品博览会;世界各国的工业品都要往这儿运输!可能过几天展览会就要开幕了!”

“啊!这是为什么呢?在和土著人打仗的同时,还有兴致开办博览会?”海伦夫人大惑不解地问道。

“夫人,对的!您要知道,一直以来,英国人都不理睬打仗还是不打仗,”巴加内尔说道,“即使在新西兰人的枪口威逼下,英国人都能从容不迫地修建铁路。可以看看,奥克兰省的德鲁里铁路,还有朱尔米尔的铁路,都是这么修建成的。在修筑铁路时,铁路工人也会时常从火车头里向侵略的土著人射击!”

“英国人和新西兰土著人还没打完的仗,如今进行得如何了?”孟格尔关心地问道。

“这个嘛,就不好说了!”巴加内尔

说道,“算起来,我们现在离开欧洲都六个月了。这消息,还是在澳大利亚的时候,我从玛丽巴勒和塞木尔的报纸上看到的。报纸上说,北岛上的仗正在激烈地进行着。”

“这场仗何时开始的呢?”玛丽格兰特小姐连忙问道。

“亲爱的小姐,您是问何时‘又开始的’吧,”巴加内尔认真地纠正道,“其实早在1845年,新西兰的土著人就揭竿而起了;这一次打仗又开始的时间是1863年的年底;在此之前,毛利人早就想独立,摆脱英国殖民者的统治。所以,毛利人的民族党四处宣传,到处积极活动,还策划推选自己的领袖。据传闻,毛利人把老酋长巴塔陀选举做国王,并且巴塔陀所在的村子当做京都。然而,这个巴塔陀只是一个刁滑的人,性格胆小,还不如手下的一个‘首相’精明能干。还有在新西兰被英国占领之前,在奥克兰地区,就定居着一个叫做爱堤哈华的部落,巴塔陀精明能干的首相就是这部落的后代,这首相名字叫威廉桑普逊。如今,他成为这场战争毛利人的核心了。他把毛利人组建成军队,进行了军事训练,还联合了周围的部落,共同反抗英国殖民者的统治。”

“这一场战争是如何一触即发的呢?”格里那凡爵士不禁问道。

“是在1860年的事情,”巴加内尔说道,“当时,位于北岛西南岸的塔腊纳基,有一个毛利土著人卖给英国政府六百英亩的土地。当英国政府派人来测量土地时,部落酋长金吉却突然跑出来干涉,派部落的人在这儿安营扎寨;还和英国政府对抗,建起了高栅栏,一共圈了六百英亩的土地。英国方面自然也很强硬,在几天后,就派高尔德上校带兵前来攻占;一场民族保卫战就这样爆发了。”

“新西兰的毛利人数量多吗?”

“现在为数真的不多了。在最近一百年来,毛利人口的数量在下降。”巴加内尔继续说道,“根据库克船长估算,在1769年,新西兰大约有四十万毛利人;可是在1845年,根据颁布的《土著人保护法》里面的调查报告,毛利人只剩下十万零九千人了。是文明人——殖民者的大规模屠杀,还有疾病和烈酒,造成了毛利人数量的锐减。当今,新西兰的两个岛毛利人加起来,也就是九万人这样。但是可以上战场的战士达到了三万,有充足的实力和欧洲军队抗衡几年。”

“毛利人如此勇猛地抵抗外来侵略,现在他们胜利了吗?”海伦夫人询问道。

“夫人,他们胜利了。就连侵略的英国殖民当局也由衷赞叹毛利人的英勇善战。毛利人擅长的是游击战,战术上神出鬼没、机动灵活;卡莫龙将军就被这些毛利人牵着鼻子走,被弄得稀里糊涂,束手无策。毛利人在1862年,在长期艰苦的战争之后,成功占据了隈卡陀江上游地区的一个重要要塞,一直都坚定不移地战斗,发誓一定要把白人打回老家。英国殖民军队杀人杀得眼都红了,特别看到自己的斯普伦团长被毛利人残杀之后,每一个英军将士都愤怒不已,下了要把毛利人杀得断子绝孙的决心。因此,毛利人和英国军队一直进行激烈的战斗。很多次,他们一交战,就一口气打上了十二个小时。在毛利军队那一方面,主帅是威廉桑普逊将士;这些士兵个个骁勇善战,丝毫不畏惧英军的炮火。士兵队伍的数量有增无减,从两千五百人迅速增加到了八千多人,甚至毛利女士也参加了战争。然而,这些毛利人吃亏在没有精锐先进的武器;没多久,卡莫龙将军又重新占领了隈卡陀县……”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