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_第二篇_第十四章 金矿(1 / 2)

第十四章金矿

在1814年,现任英国伦敦皇家学会会长的莫奇逊先生对乌拉尔山和澳洲南部沿海附近南北走向的山脉展开过仔细的研究。经研究发现,很明显,这两座山脉有许多相同的地方。

我们都知道,乌拉尔山里面蕴藏的金矿最丰富。根据莫奇逊先生的推测,澳洲的这一条山脉可能和乌拉尔山一样,同样蕴藏着丰富的金矿。经后来的许多事实,证明莫奇逊先生的推测是完全正确的。

两年之后,有人寄给莫奇逊先生两块新南威尔士产的金矿样品,莫奇逊先生看后,决定先派一批工人到澳洲的金矿区。

在南澳地区有黄金的消息就这样不胫而走,一下传播到了全世界。因而,四面八方的淘金者蜂拥来到了这块土地。这些淘金者中有英国人、法国人、意大利人、德国人,还有中国人。但是,直到1851年4月,哈格勒夫先生才在这里,勘察出大量的金矿苗。他就把这个发现向悉尼殖民地的总督——费兹罗伊先生报告;哈格勒夫先生在获得五百英镑的奖励之后,就告诉了矿苗所在的具体位置。

哈格勒夫先生开垦金矿的提议遭到了否决,但存在矿苗的消息却飞也似的传开了。一些寻矿苗的人不远千里而来,纷纷奔向雷尼塘地区和夏山一带。没多久,一座新兴的城市——奥弗尔城奥弗尔城,原来是《圣经里》的黄金出产地。就这样建筑起来了。

其实,人们直到现在都没想到维多利亚省份蕴藏的金矿比其他地方还要多。

从那时候开始,数月之后,人们在维多利亚省份真正开采到了金矿。而且,淘金者发现,在巴拉拉、奥文河、奔地哥和亚历山大山这四个地方,金矿含量最为丰富;于是,人们从这四个地方着手挖掘。之后,人们也发现,在巴拉拉地区的矿脉分布不均匀,很难准确找到挖掘的地点;在奔地哥一带,开采金矿的条件很艰苦,在奥文河地区遍布都是溪流,这都给开采金矿带来了困难。相比之下,亚历山大山地区的开采条件比较好,而且矿藏资源丰富,黄金成色绝佳,每一斤这里指法国的古斤,一斤相当于半公斤左右。价格能达到一千四百四十一法郎,是世界上最高的黄金价格;这些优越的条件吸引了人们纷纷前去开采。

这一次,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沿着37°线的方向探查格兰特船长下落的路线,正好要经过这个地方。这是无数人成就黄金梦的地方,在这里有人暴富成为富翁,有人破产沦为乞丐。这些纷至沓来的淘金者,有不少当地人,也有一些水手不再跑船,转到了淘金者的队伍中。在1852年之后的四个月里,就在墨尔本地区,一下就有五万四千个移民一窝蜂地拥来。如此多的人,可以想象,当时城市状况是如何杂乱。好在英国人用以往的沉着镇静的作风,有条不紊地控制住了这乱七八糟的局面,局面因此也慢慢地好了起来。现在,十三年过去了,这地方金矿的开采已经井然有序、慢慢步入了正轨。在这里,格里那凡爵士一行人自然不会遇到当年那种无法无天、乱七八糟的局面。

在大约十一点钟的时候,爵士一行人来到了矿区的中心。这里如同一个城市,有城市的工厂、银行、别墅、教堂、报馆、营房、游乐场、旅店、农场。这里还建有一家剧院,票价十先令,很多观众都前来购票;剧院在这时候正在放演一部反映本地生活状况的戏剧——《幸运的淘金者》,故事大概就是,主人公在人生绝望之中却意想不到刨出了一大块黄金。

走到这里时,格里那凡爵士好奇心大增,想参观一下世界上著名的亚历山大山采矿区。于是便吩咐艾尔通和穆拉迪,先赶着牛车走在前面,自己和其他人之后跟上。巴加内尔对爵士这一提议非常支持,感到非常高兴,而且还自告奋勇地说就由他来担任向导和解说员。

于是,大家都跟随巴加内尔行动,向银行方向走去。只见这里的马路宽敞,是用碎石铺成的,挂在马路两旁的有“淘金者办事处”“黄金有限公司”“块金总汇”这些大招牌,非常引人注目。路边的洗金声、碾金声阵阵入耳。

旅行者看到,在住宅区的旁边有一大片的开采区,许多被雇用的矿工,正在那儿做挖掘工作。地面上的矿洞星罗棋布,多得无法计算。矿工们使劲挥动着矿产,金沙如闪电般一样闪闪发亮。这些矿工中,世界各国的人都有,但他们彼此间不争吵,只顾使劲地埋头干活。

“我知道,这些开矿的人中,有不少是穷当当跑来到这里做淘金梦的。他们没钱,买不起地,更租不起地来挖掘;但是他们有自己发财的高招儿。”巴加内尔开始像向导一样,解说起来了。

“到底是什么高招儿?”

“这招叫‘跳坑’!”

“‘跳坑’是什么玩意儿。”少校询问道。

“‘跳坑’,其实是这地方的一种风俗,会引起斗殴现象。但是当地主管却没有办法取消。”

“巴加内尔,继续说下去,别老卖关子吊人胃口了!”少校连忙催促道。

“我现在不是对你们说了嘛!你们看到,这矿区一带都属于政府的;政府出租或者出售这些土地,没有钱的人,自然是买不起或者租不起了,就

更加无法下镐开采金矿。然而,这里流传一条不成文的规则:一块地只要是二十四个小时无人挖掘,就变成谁都能开采的‘公有土地’了,重大的节日除外。在变成‘公有土地’后,谁先占有,谁就可以挥动镐挖洞了。运气好的话,一下就成了富翁了。因此,我的孩子,小罗伯特,你现在赶快寻找一处无人挖掘的矿坑,如果找到了就属于你的了!”

“亲爱的巴加内尔先生!您可边把我的弟弟教坏了!”玛丽格兰特小姐急忙说道。

“亲爱的小姐,别担心,我是开玩笑的。小罗伯特也知道的,我这是在逗他的,他绝对不会去做淘金者。只有那些走投无路的人才去做这种事!整天像土拨鼠一样,在地里乱刨乱掘的,可真不是人所能干的活儿!”

爵士这一行人在参观完矿区之后,又继续向银行的方向走去。这银行的屋顶插着一面国旗。银行总监热情地招待了格里那凡爵士这一行旅客,并且邀请他们进去参观。

这家银行储存当地矿区的各公司挖掘到的金子,并且向采金者提供收据。这样,以前淘金者经常受到殖民地商人的盘剥欺诈现象,现在不会再发生了。

银行总监拿了许多奇异的生金样品给这些参观者看,还讲述了很多采金者的有趣故事。

银行总监还介绍,一般来说,生金可分为卷金和分解金两种。它们都是以矿石块的形式存在的,也就是说,这些生金都和泥土或硅石混杂在一起。所以,当土质不同的时候,生金开采的方式也不同。

卷金分布的地区多在急流的山谷里面或者干沟的深处,依照体积大小来分层分布。从总的来说,地质上层的是金粒,下层的是片金,最下面的是块金。

分解金外部包着石皮。当石皮遇到空气,凝聚的金子就会集成一堆,形成大大的金团。所以在某些时候,一个金团就是淘金者巨大的财富。

在亚历山大的山区里面,金子一般在黏土层里蕴藏,或者在青石片岩层与层之间的缝隙中存在着,所以就形成了这一团金窝。在这种地方,如果淘金者走好运的话,往往可以开采到一大片的金块层。

爵士这一行人在参观完生金的标本之后,继续参观银行的矿物陈列室。在这陈列室里,分类陈列着各种澳洲地质构成的矿质。在橱窗内,还摆放着各色宝石。这些宝石有白色的黄玉、宝贵的石榴石、粉红的红宝石、蓝宝石等,看着实在令人眼花缭乱。

看完之后,格里那凡爵士准备离开了。对银行总监的热情招待表示感谢之后,就离开了银行,又前去参观矿床了。

巴加内尔一向有学者视钱财如粪土的风度,但此时他却每走一步,眼睛都不离开地面,老是在地上寻来觅去。这些不由自主的动作惹来同伴们的发笑,但他全然不顾,干得还是津津有味。这可爱的学者时不时还弯下修长的身体,捡起地上的一块石头,观摩一番,然后又露出鄙夷的神色,不屑一顾地扔掉。这一路参观下来,他都是这样的举动。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