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格兰特船长的儿女_第二篇_第十六章 澳大利亚的土著人(1 / 2)

第十六章澳大利亚的土著人

在第二天,也就是1月5日的早晨,爵士一行人又走入了广袤无垠的墨累地区。这是澳洲内陆一片荒漠地带,一直蔓延到澳洲的阿尔卑斯山脉。它也是维多利亚省最荒僻的地区,人迹罕至。在现代文明还没到来之前,这里都没有划分区乡。一眼望去,这里森林都没有被砍伐,草牧上也没有牲畜放牧,仍然是一片人类文明尚未到达的处女地。

在大英地图上,这一片荒漠地带称做“黑人区”,也就是特意为黑人保留的地区。在澳洲的英国移民者,用野蛮手段把土著人赶到了这一地带,让土著人在这里自生自灭。这里还有一个规定,只要是白人,无论是移民、牧民还是伐木者,都可以自由出入这地区,但土著人不准许出来,只能一辈子定居在这里。

巴加内尔骑着马,对土著人面临种族歧视的现象大发议论。经过一番滔滔不绝,他得出了一个结论:大英帝国的殖民地政策,宗旨就是把弱小的民族消灭;这种现象在澳洲特别突出。在殖民初期,那些在澳洲不正当的流放犯和正当的移民,都把本地黑人看做野兽。这些外地人驱赶黑人,还用枪杀死黑人,还振振有词地说,灭绝澳洲的土著人,是因为他们的顽固不化。曾经在悉尼的报刊上,还冠冕堂皇登着这建议:在猎人湖地区大面积投放毒药,把当地的土著人毒死。

可以看到,在当初,英国人就是用这些方式大肆屠杀土著人,一步步拓展他们神圣的殖民事业。这些英国人用的手段残忍凶恶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如在印度,英国就消灭了当地五百万印度人;在南非的好望角,一百万胡图族人就被殖民者干掉了九十万。在澳洲,英国人也使用了和在印度、好望角时一样的残暴途径。这些在澳洲土地上生活悠久的土著人,就这样在灭绝人性冠冕堂皇的“文明”面前惨绝人寰地消失了。虽然少数总督下达过命令,禁止嗜血成性的伐木者屠杀土著人,但这仅仅是一纸空文,并没有使滥杀的形式得到控制。这些总督也采取了严厉的措施,规定一个白人把一个黑人的鼻子或者耳朵割掉,或者把黑人的一个小拇指割下做烟扦,就要受到鞭笞的惩罚;但这些规定没有强有力地执行,虐杀黑人的做法仍有增无减,以至于整个的土著人部落被灭绝了。比如十九世纪初的凡第门岛,岛上的土著人有五千人;可是到了1863年,只剩下七个人了。最近,在《水星报》还报告一则消息,最后一个活着的塔斯马尼亚人,被迫去了哈巴特了。

巴加内尔的高谈阔论,让格里那凡爵士、麦克那布斯少校、孟格尔船长说不上话,一直沉默不语地行走着。巴加内尔列举的事实都是大英帝国干的,其残忍手段都是众人皆知;虽然他们属于苏格兰人,但为自己所属的大英帝国干的事感到有悖人道,所以无法反驳插上一句嘴。

接着,巴加内尔继续说道:“假如我们在五十年前到这里,在这一路上,肯定早就看到不少土著人了。可是走到现在,我们连一个土著人的踪迹都没瞧见。再这样下去,一百年后,这片大陆上的土著人就会消失灭绝。”

的确,巴加内尔说的都是事实。在这一带走了这么远,一行人都没看见土著人的一点儿影子。继续向前走,不是旷野就是森林了,这些荒凉的地带,不要说人的影子,就是野兽的踪迹都寻找不到。

忽然间,小罗伯特在一棵桉树前停住了,指着树上的一团黑影,高声喊道:

“大家看看,这是一只猴子,快看呀,猴子!!”

大家顺着他的手指方向,看到树上有一团黑影在树枝间蹦蹦跳跳;一下在这棵树顶的上面,忽然又跳到另一棵树上,如同长翅膀的鸟儿飞翔一样。

牛车这时停下来了,大家都在凝视这只动物;看见一眨眼工夫,就在桉树梢儿中消失不见了。没过多久,那动物便以闪电般的速度,跳在了地上。在地面上扭动着身子,跳来跃去地跑动着。之后,在一棵大桉树的树干前,这动物伸出了两只长长的手臂。旅行者们非常纳闷,这粗大挺拔又光溜溜的树干,怎么能爬上去呢?一会儿,大家又看到,这动物却有办法,拿出了一把类似斧头状的工具,在树干上哗哗地左劈右砍,树干上立即出现了许多凹口,距离很均匀。这动物就踩着这些凹口,闪电般地攀缘上了树梢。一眨眼的工夫,又消失在茂密的树叶中了。

“这是一只什么猴子呀?实在太奇怪了!”少校喃喃自语着。

“这哪是什么猴子,就是澳洲地道的土著人!”巴加内尔说道。

其他人听了,都耸了耸肩正想开始反驳的时候,忽然远处一片“咕呃!咕呃!”的叫声传来。艾尔通连忙赶着牛车快速前进,刚迈出了百十来步,大家就看到一处土著人的营地。

那营地上搭建的十多个用大块树皮叠盖的棚子。这些树皮只能斜挡着棚子的一面,那模样显得寒酸凄凉。这些斜坡式棚子住着一个个土著人,没一个看上去像人样。这些土著人男女老幼算起来,有三十来人;这些人都穿着破破烂烂的袋鼠皮,当看见牛车驶来,一个个匆忙逃跑。这时,艾尔通说了几句话,他们好像放下心了,又跑回来,一脸恐惧地看着这些陌生人。

这些土著人皮肤暗黑,但又不是非洲黑人纯粹的黑色;他们的身高在五英尺五英寸和五英尺七英寸之间。一头卷曲的头发,长长的胳膊,全身上下刺有花纹,还长着满身的毫毛。有的土著人还留着疤痕,估计是葬礼上割去身上的肉造成的。他们长得很丑陋,塌鼻梁、阔嘴厚唇,下颚向前突出,露出一口白牙。

海伦夫人和玛丽小姐怀着恻隐之心,走下了牛车,向这些土著人分发食物。土著人一接到食物,就狼

吞虎咽嚼了起来。在澳洲土著人看来,白人在生之前也是黑人;死之后才变成了白人。于是,这两个女士此时成了他们的神灵。

在土著人中,最令人同情的是妇女,她们的生活状况很悲惨。因为土著妇女没机会享受女性妩媚的天赋,总是生活在男人的暴力之下,老被抢来夺去;她们的结婚礼物,就是丈夫手中的大棒。在妇女结婚之后,都要过着颠沛的流浪生活,常常未老先衰。她们的婚后生活,就是用蒲包裹着孩子,在怀里兜着;然后背上背着打猎或者捕渔的工具,带上织网需要用的野草筋,整日为家庭生计而奔波着。在平常,她们忙着捕捉袋鼠、蜥蜴和蛇,或者砍柴扒树皮盖成棚子。可以看到,这些妇女简直是不如牛马,只知道干活,很少有休息的机会。只有在丈夫吃饭完之后,自己才能吃上一口残杯冷炙。

爵士一行人看见,有几个妇女的状况十分令人可怜。她们在用谷粒诱捕鸟雀,看到脸色就知道多日没吃过东西了。而且她们躺在烫人的地面上,连续数小时都不动,这么做就是希望有笨鸟会自投罗网。

格里那凡一行人的慈善行为令土著人非常感动。他们纷纷走上来,把这一行人围着,嘴里在叽里咕噜地说个不停,声音也非常悦耳动听。看着他们的手势,还有着“诺吉、诺吉”的话,仿佛是“给我、给我”的意思。但他们无论看到什么,都是叽咕叽咕的。奥比内先生则担心他们会抢牛车上的食物,所以紧紧看着食物,守护在行李车厢一旁。

当土著人看到牛车上的食物时,眼睛睁得大大的,流露出贪婪又可怕的眼神。那白白的牙齿很锋利,露着瘆人的寒光,像是以前吃过人肉,这更令人感到胆战心惊。事实上,澳洲土著人平时是不会吃人肉的;但是在部落之间发生仇杀的打斗时,当杀红了眼,就专吃仇人的肉。

格里那凡爵士听从海伦夫人的建议,派人向土著人发放了一些食物。土著人也知道了他们慈善的举动,立即做出了各种各样丰富的表情,也让这些外地旅行者们看着动容。但他们边喊叫边拥挤上来,就像笼中的野兽看到来喂食物的主人一样。

奥比内先生倒还是知道男士的风度,懂得社交上的礼仪,他先把食物分给了女人。可惜的是,这些土著女人没去领这份情,还是让自己的男人先去吃。她们的男人于是就像饿虎一样,猛扑而上,奋力抢那些干肉和饼干。

一旁的玛丽格兰特小姐联想到自己的父亲,如果真的落到这些未开化的土著人手中,肯定是备受折磨,做牛做马,饥饿不堪,不自觉地流淌下了眼泪。约翰孟格尔船长见到这一幕,知道了玛丽小姐心里的想法,感觉非常不安,就赶紧问艾尔通:

“艾尔通,当初您就是从这样的土著人手中逃出来吗?”

“船长,是的。在澳洲内地的土著人,差不多都是这种状况的。但现在您所看到的,只是一小伙可怜虫而已。要知道,在达令河的两岸驻扎着许多大部落,部落酋长拥有着至高无上的权力。”

“那么,当土著人抓到了欧洲人之后,会让欧洲人干些什么活儿呢?”

“只干自己能做的事情而已!如和土著人一起打猎、捕鱼;如果和他们打仗,他们也会论功行赏。反正只要你做得好,而且勇敢机灵,就永远不会吃亏!”

“这么说,还是做俘虏吗?”玛丽格兰特小姐问道。

“对的,总要被监视。如在白天或者夜晚的时候,被人严密地看守,实在没办法逃脱!”

“可是,您不是逃出来了吗?”少校立即插上一句。

“麦克那布斯先生,是的。我就在那部落和附近部落打仗的时候,局面一片混乱,就趁机逃脱了。但是,现在我一点儿也不后悔那里的生活。如果事情再发生,我宁愿做一辈子的奴隶,也不愿冒险穿越内陆的荒漠,去吃那一些非人的苦头。我现在希望上帝保佑格兰特船长,千万别去做逃跑的事情。”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