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三七 元夕(2 / 2)

“好,好。”

以元宵节为题,这个根本都不用思考,柴宗训提笔便写下那首流传千古的《青玉案?元夕》。

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句一出,谁与争锋?

其他人正在抓耳挠腮的时候,董遵诲却已举起了手。

众人惊诧的看过来,窃窃私语:“这人怎地这么快?”

“这是放弃了吗?”

有人揶揄的看着柴宗训:“没实力也来应对,便是胡乱写几个字,也比交白卷强吧。”

柴宗训一概不理,只静静的坐着,等待着装逼时刻的来临。

为避免抄袭事件发生,小厮并未将柴宗训的答卷挂起来,只是递了一份上去。

阁楼上的嘉敏接到答卷,扫了一眼后便认真搁起来逐字逐句的解读,读到妙处,竟站起来定定的看着柴宗训。

感受到嘉敏火热的眼神,柴宗训神在在的坐着,并不往那边瞟。

因时间有限,众人纷纷开始挥毫,一柱香烧到大半的时候,小厮开始将收到的答卷挂起来。

第一个挂的便是《青玉案?元夕》,众人抬头细读:东风夜放花千树,更吹落,星如雨。宝马雕车香满路。凤箫声动,玉壶光转,一夜鱼龙舞。

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好句,好句,实在好句啊。”

“岂止好句,乃是千古绝句。”

“对,蛾儿雪柳黄金缕,笑语盈盈暗香去。却是连嘉敏姑娘都写进去了。应景,好。”

此时还有人未作完,众人却喝到:“无需费笔墨啦,今日头筹已出。”

更有慕容德丰忍不住高喝:“嘉敏姑娘,快宣布吧。”

嘉敏笑到:“时间未到,说不准仍有佳句出现呢。”

柴宗训抬眼望去,却见楼那边侍女不停穿梭,看来等的应该是那边。

一柱香终于熄灭,众人开始闹起来:“嘉敏姑娘,不用宣布吧,这阙青玉案一出,还有谁能争锋?”

嘉敏笑而不答,先前的知客压压手:“列位公子,稍安勿躁,且听嘉敏姑娘宣布结果。”

柴宗训这才满脸笑意的看着嘉敏。

嘉敏朝着柴宗训淡淡点头,接着便拿起面前白绢说到:“今日头筹,乃是…”

“青玉案,青玉案…”嘉敏稍微停顿,众人纷纷大叫。

嘉敏再次看了柴宗训一眼,一口气说到:“今日头筹,乃是一位赵公子的诗作《汴都元夕》。”

柴宗训惊了一下,莫非还有写元宵节写得好的诗词,后来失传了?

不能啊,难道这比诗文也有暗箱操作?

众人沉默一下,慕容德丰带头大呼:“不可能,青玉案乃是元夕千古绝唱,怎可能还有诗作压过?”

接着慕容德丰又喝到:“汴都哪位赵公子?才华竟能压倒元夕?嘉敏姑娘可否奉上佳作,让我等欣赏拜读?”

嘉敏说到:“这位公子,赵公子本不愿应对,只因机缘巧合才写下这首《汴都元夕》,他不愿出此风头,所以大作各位无缘欣赏。”

这理由实在太过牵强,慕容德丰喝到:“莫不是丰乐楼说话不算话,故意编排出一个赵公子来?”

“公子…”

“嚯,没搞头咯。”慕容德丰根本不给嘉敏解释的机会,带头起了哄。

“嚯…”

“嚯…”

众人纷纷跟着附和,场面眼见就要失控。

此时楼那边有人上来,董遵诲说到:“公子快看,此人便是丰乐楼主事李乐峰。”

李乐峰与嘉敏交涉几句之后,压了压手大声说到:“列位,今日头筹确属赵公子,稍后我与各位引见。”

只见楼又来一个人,而且是熟人,赵匡胤之子赵德昭。

那年同柴宗训一起去城外劝回赵匡胤后,赵德昭便同他一起读书,年前才外放到宋州去锻炼。

此时底下慕容德丰大叫到:“赵日新,你也忒不要脸了些,把你的大作拿出来我看看。”

要说其他人起哄,赵德昭倒也无所谓,偏偏是这慕容德丰,二人如父辈一样是发小。

慕容德丰好舞刀弄枪,赵德昭是个文弱书生,每逢二人意见相左时,慕容德丰都会大叫:“来吧,我俩打一架,谁赢了听谁的。”现在好不容易写首诗,又被慕容德丰当众起哄。

“赵日新…”慕容德丰再次大叫:“你的才学,别人不知,我却是知道的,你能压过元夕?”

“姓慕容的,”赵德昭也大喝到:“说我才学不如人,且把你的佳作拿出来供大家欣赏一下?”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