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六章 那个孩子(1 / 2)

后来,不过就是母亲随口夸赞的几句话,三房的人在二叔公的寿宴上极尽夸大之能事,令在场所有的人都觉得母亲很喜欢那个孩子……

连父亲都误解了……

虽说父亲也问了母亲的意思,但当时母亲的确是说了那些溢美之词,而且是对着一个不过五六岁的懵懂孩童,母亲也不忍说出反驳伤人的话。

想着既然怎么样都是要过继来一个孩子,不管是谁,一开始其实都一样,她以后好好教导就是。

于是,三房上官时军家最小的这个孩子?——上官又恩,便顺理成章过继到长房名下,成了丞相嫡子。

上官瑜记得自己当时心里其实是有些不舒服的。

先不说那个在她看来又黑又丑还显得有些胆怯的孩子眼里所流露出的光,充斥着戒备和凶恶,完全没有五六岁孩童该有的纯真无邪,令她看着便有些不喜;更主要的就是,她感觉被设计了。

二叔公定是早早与三房联系,说起过长房过继孩子的事。

不然何故,上官时军一家其他孩子不带,偏偏带了一个年纪最小的孩童,长途跋涉、千里迢迢从临安赶过来?

上官时举只有一儿一女,带着长子过来,情理之中;但上官时军可是有三个儿子,长子比她年岁还长一些,次子年纪也有十来岁左右,那两个大的不带,反倒带了最适合过继的小儿子过来……这里面若是没有二叔公的授意,她是无论如何都不信的。

但事已至此,父亲和母亲既然都已同意,也算那个孩子的造化。

最重要的一点,这孩子的亲生父母到时远在临安,不易碰面,也就不会过多的左右和影响孩子的成长,有利于母亲对孩子的教导和亲近。

或许二叔公也考虑到这一点,才没有从同在都城的二房与四房中挑选孩子,而是想到了远在万里之外、但又是上官家血缘亲近的三房的孩子。

这般想想,二叔公还真是有心了。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