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一百三十八章 宋教仁(2 / 2)

"多少钱?"宋教仁接过报纸问道。

"一分钱,先生。"

"一分钱?"刚要掏钱的宋教仁闻言一愣。

看到愣住的宋教仁,赶紧从自己的兜里掏出一叠纸币,抽出一张一角的纸币递给报童道:"给你,不用找了。"

"谢谢先生!"那报童结果钱币后兴奋的道了一声谢就跑了。

这时,宋教仁被手中的纸币吸引住了,于是指着他手中的纸币问道:"英士兄,你这是用的哪国的货币?"

"你说这个?"晃了晃手中的纸币,然后从中抽出一张一百元的纸币递给宋教仁说道:"这是徐氏银行发行的纸币,现在已经通兑到半个中国了。"

"徐氏银行?"宋教仁仔细的看了一遍递过来的纸币,这种纸币正面是孔子的全身照,背面则是绵延的长城,做工倒是非常精致,于是指着这张纸币对问道:"这是洋人发行的,还是咱们自己人发行的?"

"钝初兄,咱们先进去,我慢慢地给你说。"指了指周围不断看向这里的目光,对宋教仁说道。

"是兄弟唐突了,咱们进去说。"

在别墅的大厅内各自坐下后,接着刚才的话题继续说道:"钝初兄刚才问我这是洋人发行的纸币,还是咱们自己发行的纸币,其实我也搞不明白,你说它是中国的银行,但它的注册地却在英国,如果说他是洋人的银行,但它的老板却是中国人。"

"徐氏银行...徐氏汽车公司..."宋教仁自言自语了一番后突然对问道:"这不会是咱们刚才谈的徐卫的银行吧?"

"还真就是他的银行,"肯定了宋教仁的猜想,然后接着说道:"这间徐氏银行是从去年五月份在上海挂牌的,当时的生意还是非常的惨淡的,不过自从去年八月之后,徐卫在长沙的工厂开始大规模的向国外出口各种工业品,为他的工厂运送成品的货轮几乎占据了长江一半的货运量,也就是在那个时候上海出现了许多以'徐氏';打头的店铺,那些店铺不仅物美价廉,而且种类最全,只是只收徐氏银行发行的纸币,于是这些本来没人用的纸币成了上海乃至南中国流通最广的货币了。"

"那个徐卫岂不是已经富可敌国了?"宋教仁听闻的解释,惊讶的说道。

"富可敌国?你说他富可敌国那是在侮辱他,据上海海关的洋人讲,从八月份到现在不过十个月的时间,他出口到国外的货物就价值三千万英镑,折合成白银有两亿多,这几乎是大清全国赋税的三倍,他可比国家有钱多了。"有点夸张的说道。

"他从发迹到现在不过两年的时间,竟然赚了这么多的钱,那他岂不成了陶朱公转世了。"宋教仁再次被震惊了。

"可不是,听说他在国外的生意比在国内的大多了,就连各国的洋人都要巴结他。"的话有点酸溜溜的。

"可惜了,上次孙先生也不知道和他怎么谈的,竟然没有说动他,如果能说动他加入咱们革命的阵营,那咱么推翻满清的fubài统治就指日可待了。"宋教仁拿起刚买的报纸不无遗憾的说道。

"这人比人气死人,咱们就不要谈他了,免得徒增烦恼,钝初兄品尝一下我新买的咖啡,很有提神作用的。"这时女佣将煮好的咖啡端了上来,端起杯子对宋教仁说道。

宋教仁一手拿着报纸,一手端起咖啡杯,轻轻地茗了一口,不过还没咽进肚子就一口喷了出来。

"怎么?我的咖啡煮的不正宗吗,何以让钝初兄如此?"向来把面子看的很重的对宋教仁的举动非常的不满。

"英士兄误会了,我是被这篇报道吓住了,以至于如此失礼,真是对不起!"宋教仁也感觉到了的不高兴,立即解释道。

"我来看看究竟是哪篇报道竟然让向来是泰山崩于前而色不变、麋鹿兴于左而目不瞬的钝初兄竟然如此失态。"端着咖啡走到宋教仁的沙发前坐下,不过语气显然是怀疑的成分居多。

"就是这一篇,"宋教仁将把自己震惊到的新闻指给。

"是这篇欺骗了整个世界的英日海战!》吗?"接过报纸后向宋教仁询问了一遍后开始快速的看了一遍,不过他很快就被报纸上刊登的内容震惊了。

这篇文章先是文不对题的详细介绍了海战发生地点新澳港的情况,然后又介绍了英国方面舰队的组成成分,尤其是舰队的组成,这些属于机密性的东西都被英国的海军士兵泄露给了新澳港的日本妓.女,以至于现在整个新澳港都对军港内的军舰数量、名称以及性能了如指掌。

随后文章又重点描述了担任主力作战的新澳港舰队的归属问题和人员配置,将舰队的拥有者徐卫和舰队内五千多名华人海军士兵着重报道,在这一点上写这篇文章的编辑算是真正的抓到了这时候中国人的关注点。

文章的最后讲述了华人海军的英勇杀敌的场景,其中出现了许多可歌可泣的感人故事,正可谓是听者伤心闻者流泪,动人的场面就像文章的作者亲自参与了这场海战似得。

正所谓谣言止于智者,作为这个时代的精英分子,和宋教仁当然不会相信文章中那可歌可泣的动人场面,不过他们却相信了两点,第一是这场海唱主角的是华人海军士兵,第二是新澳港舰队的拥有者是徐卫。

"钝初兄,你怎么看?"看完文章的对宋教仁问道。

"我这次回国本来是想到东北三省发展革命势力,不过现在我却想到那个澳大利亚的新澳港去一趟,亲自见识一下闻名已久的徐卫。"宋教仁正色的说道。(未完待续)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