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 104 章(1 / 2)

大银发的银号里,正厅三间,一溜高大广阔的黑漆柜台从头到底,桌椅箱柜,廊柱门扇,也统统都是黑漆做底,亮得能映出人影,镶着黄铜做的繁复花纹,黑金相间,说不出的隆重华贵。顶上又悬下来几十盏的明灯,照得满厅无一丝晦暗。

而这,不过是大银发百余家甲字规模的银号里的其中一家而已。

这样明亮的地方,保证不会看错一个字,不会算错一笔账。

傅诚把萧尹与沈绛让进了后一进院子,侧边的长廊尽头有间花厅。

他进门之后手一摆,道:“上热茶点心来便是,你们都下去吧。”

那厅里原本侍立着的五六个看起来伶俐又漂亮的小丫鬟,闻言立刻恭恭敬敬地退了下去。

不大一会儿,又依次上来三个人,每人手里都捧着一只雕漆的匣子,里面攒着花样地放着四色点心,一钟袅着热气的汤茶。

这厅里不曾设方正的主位客位,却是靠窗摆着一张坐塌,脚踏边上一只两尺高的镂花铜熏笼,盈着暖香的热气,下面三张圈椅随意放着,月窗前是书案桌椅,另一边则是一张茵席,按着两张凭几,乃是一处茶座,这不是个平日里待客的地方,好似一个主人家日常起居闲坐的雅室。

“这里是明珠的屋子,窗外三面都临水,只有进门的长廊一条道,萧君有何要紧的事,都可以放心说。”

傅诚请萧尹在坐塌上坐下,“只是不大恭敬些,萧君,还有沈公子,勿嫌小可无礼。”

萧尹面露疑问,“为何如此小心?”

“傅先生客气了。”

沈绛慢吞吞的最后进门,自己在一旁那茶座上盘腿坐了下来。

傅诚便也在萧尹对面的圈椅落座。

“每年十一月初七开始,大银发各分号便要开始盘账,今年还未入十月,暮江城就早早的派人前往各地,离暮江城近些的分号,估计开始查上总账了,远些的,账房应该都还在路上,这华阳城离暮江城不算太远,今早,有两位账房先生已经到了。”

“华阳城临着平湖关税关,又是南华东路上的大城,金钱往来巨量,十七公子对此处生意一向十分重视,故而华阳城的大银发银号里,从大掌柜,到扫地的杂役,都是十七公子得用的人。今日来的那两位前来盘账的账房,一位是三房阮四老爷的人,一位是七房阮十三老爷的人。”傅诚说着,端着茶盅,饮了一口,“萧君,你说为什么?”

查了总账,才好分家。

萧尹一笑,“阮家此次,动作够快的啊。”

傅诚呲笑道:“往日若有什么事,他们在议事厅吵上大半个月都吵不分明的,不过这次,各房意见出奇的一致,大夫人束手无策,不等十七公子回暮江城,也只得同意提前汇账了。”

“大夫人难道不设法僵持僵持?若是太快缴械,岂不是会惹人疑窦?”萧尹也端起茶盅。

“大夫人已经气病了,口不能言,手不能动,躺在床上,大约也好几天了。”傅诚陈述道。

萧尹失笑,“这倒是群龙无首,尽够阮家各房各显神通了。”

又问道:“所以你这是来华阳城替阮明珠坐镇的?”

傅诚摇头,“用不着我,我也不管阮家账目上的事,而且今日我只是路过的。”

“嗯?”萧尹更意外了,“我记得去北溟州的东海城,不用经过这里吧。”

“我要取道平湖关,去令州,入渤海城。”傅诚道。

萧尹不解,“我不懂,我是要你去渤海,但用不着现在就去,阮明珠那处,其实你若在,其他人都不用,我相信,没有人能从你眼皮底下,伤了你要保护的人。”

“我已向大夫人请辞了,回信还未至,不过,我不想等了。”傅诚放下茶盅,双手搭在膝上,一脸沉静。

“信之?”萧尹盯着他。

“阿尹,当年若非你相助,我非花门早已不存,此恩德我愿赴汤蹈火相报,更不必说当年世子与在下的交情了。”傅诚肃然道。

萧尹正欲开口,傅诚却不容他说话,接着道:“但阮明珠这处,事已了了大半,我不会再见他,你也莫要问缘故,我也不会说。”

傅诚性情极好,是因为他心胸豁达,才从不与人争怨,但他也并非那种烂好人,一味的去迁就讨好别人。相反,他很有原则,又重情重义,等闲事不会放在心上,但他放在心上的事,也绝不会更改了。

萧尹注视他许久,终于点头,“此番辛苦你了。”

傅诚似不愿再多说此事,又道:“我是午后来此的,听此间的大掌柜赵掌柜说,你要托他运一批东西上京,便多留了一日,看能不能帮忙。”

萧尹颔首,“是有些要紧。”

萧尹便将沈瑜藏金的事情大致说了一遍,最后道:“金子倒是其次,但不能让人看见上面的文字,还要一个不漏的运到。”

傅诚凝眉,“你若要使用那些麻烦的金子,这间银号的地下,便有铸熔金银的炉子,赵掌柜可以把那些金子都熔了再重新铸成十六两一个的金砖,岂不是更方便些?”

萧尹却摇头,“不,不能熔,我要照原样完完整整的送到。”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