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75、第七十五章(1 / 2)

几天之后。

清晨。

朝堂之中一阵暴动,有些人窃窃私语:“苏糖进皇宫了!”

有官员不屑道:“她?要是多年之前,苏糖年少天才成名,勉强有那么几分入本官眼,可如今既已行了商贾贱事,干这种蝇营狗苟的勾当,贫贱之刃,早已经没有资格入朝为官!陛下若是要用她,本官第一个抗议!”

“尚书此言有理,臣也附议,”

肃王摸着胡子问周围同党:“她去见陛下了?”

身边的人小声说:“听闻已经到了正阳宫…”

肃王环视一圈殿堂内的权贵大臣们,他们怒气冲冠,此刻恨不得跑到陛下面前制止,他额头有冷汗滴下,看向大殿之外,风雨欲来,那位陛下又到底想做什么呢?

苏糖的到来,会将宋国推向更深层次的裂缝,还是会迎来崭新的希望?

没有人知道。

苏糖未曾言明心中抱负理想,但她所作所为早已明了。

一言一行都在光明正大的阐述着,她的立场是为百姓做事!

为此她甚至将权贵利益踩在脚下!

她也正是知道在朝堂上,根本就不可能有丝毫建树!朝堂的水太深了,世家盘根交错,利益庞大,像蛀虫一样吞噬着宋国。

连帝王这个国家的主人都战战兢兢,她罔顾自己天才之名,毁掉自己大好前程,去做她真正想做的事情。

或许有人心中敬佩,觉得苏糖是一个磊落君子,极为不凡。

但也仅此而已。

倘若她真的要动世家贵族的利益,那么瞬间,无数刀光剑影都会朝她袭来。

苏糖一步一步跨在台阶上,她仰头看向殿堂之上的牌匾,承明殿。

这是历朝历代帝王居住的寝宫,皇帝选择在这里面见她,其实已经代表了他的观念,他会将苏糖视为自己极为看重的心腹臣子。

承明殿很高很高,3000个台阶,当她登到最顶端时,转身回眸望去,几乎可以看到京城的各个角落。

太监恭敬的说:“宋三小姐,陛下已经等候顿时,请进。”

宫殿的大门朝她打开,她弹了弹衣袍上不存在的灰尘,勾起唇角,大步走了进去。

宫殿内金碧辉煌,大柱上雕刻着龙纹形状,她抬头仰面望去,一头金色的龙朝她张牙舞爪。

她穿过屏风,走过回廊,来到一间正殿,正殿的高位,坐着一个玄色龙袍的青年,冕旒遮住了年轻帝王的眉眼。

苏糖跪地行了一个大礼,恭敬的说:“民女苏糖参见吾皇,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

大殿之上有回音,帝王温和的说:“不必多礼,来人赐座。”

角落里燃着熏香,宫女为她搬来蒲团,苏糖起身,掀开衣摆正危襟坐,拱手道:“多谢陛下。”

皇帝笑道:“你可以叫我师兄。”

苏糖不卑不亢道:“然而在苏糖心中,陛下坐的位置太高,充满了距离感,是君主!苏糖无论如何也唤不出师兄二字。”

年轻的帝王遥望她,目光有些恍惚:“朝堂之上的人从没有你这般直白的臣子。”

苏糖端起一杯酒,拱手道:“陛下是觉得我不适合在朝堂与文武官员处事吗?”

帝王问她:“适合或者不适合又有何妨,朕需要的不就是你这样的臣子吗!朕敢堂而皇之的在大殿上说要削弱权贵的意志,但是权贵把持朝政,朕几乎寸步难行,你若是愿意入朝为官,倒是一件幸事,至少有个人与朕同走一道。”

殿堂之上很安静,只有高雅的礼乐之声,宫女安静的站在一旁,眼观鼻,鼻观心,不敢发出丝毫动静。

苏糖正危襟坐,目光遥望那位帝王,君心难测,她不知道此刻陛下心中究竟是如何想的,是否真的如同先生说的那样,是一位明君。但她既然来了皇宫,就绝对不会半途而废。

她站起来走到大殿中间,精致的脸上表情郑重庄严:“苏糖愿为陛下之臂膀,为宋国百姓做事!”

帝王轻笑,他缓缓走下皇位,亲手向苏糖扶起来,拍着她的肩膀道:“得爱卿相助,朕心中喜不自胜。”

苏糖抬起下巴向上看去,这才发现皇帝极为年轻,大概十岁的年纪,模样俊秀又清雅,他长了一双非常漂亮的桃花眼,看谁都多带几分绵绵情意,温文尔雅却又不怒自威。

君臣二人开始聊着,对于当今天下的看法。

“苏爱卿,倘若朕给你一个工部侍郎之职,你能给朕干出什么样的政绩?”

工部掌管者全国上下的水利工程,房屋维修,有时候兵部的一些锻炼兵器杂七杂八的私事也会管。

苏糖想了想,问:“宋国国库可富裕?”

帝王回答:“倘若天降饥荒让我宋国上下无有收成,国库之存粮可让宋国,全国百姓上下20年饱腹无忧矣!”

宋国百姓数十万万人,每家每户的每年的吃食近乎1000旦粮食,苏糖心中大概有了底。

也就是说宋国有些钱了。

苏糖笑道:“那臣应该会继续干之前做的事情,继续并且把摊子摊大,为我宋国打好根基!”

帝王自然是欣然应允。

君臣二人聊了一会儿,苏糖见他有些疲惫,便离开了承明殿。

她走之后,帝师从后面走了出来,他坐在苏糖刚刚坐下的位置,皱眉淡淡道:“工部…陛下是不信她?还是觉得我教出的学生只能做那种农业水利之杂事?”

帝王摆手笑了笑:“朕并非此意,只是她一个人这么多年做的挺好的,名声在百姓之间极为受人信仰尊敬,真要说起来,若非她这么多年自掏腰包勤勤恳恳的救了无数难民,估计每年报上来的死亡率要大很多吧。”

帝师叹了口气:“苏糖这孩子一片赤子之心…”

帝王打断了他:“…正是因为这罕见的赤子之心,才让朕不舍得将她去经历朝堂上的阴私诡计,先生,她太干净了。”

年轻帝王这么回答,一双桃花眸有些复杂,那个少女的确太干净,他从未见过那样清澈坚定的眼眸,她满心都是自己的理念,看着那双眼睛,帝王甚至会有些自厌心中的肮脏权利。

所以他不忍心,也正是那一刹那之间的仁慈,让帝王选择,让她继续做之前的事情,她只是纯粹的想为百姓做事,他就给她这个舞台和权力,远离朝堂上的阴谋,去干实事。

帝师拱手道:“微臣来禀报私吞官银的几位世家,秦家、淮南王家…”

……

苏糖离开皇宫之后,一道圣旨随即也离开了皇宫。

半天之内。

整个京城都知道,那位宋三小姐被陛下赐了官位。

工部侍郎。

从三品!

这个官位有些虚高,而且工部一向是三书六省中权力最低的部门。

什么脏活累活,没有油水的工作,一般都是工部的。

神经紧绷的几位世家和权贵们纷纷松了口气,躲在自家屋内暗自嘲笑了一阵,出去又纷纷夸奖赞叹苏糖年少有为。

苏糖并不知道外面的传闻,现在她正看着太监送过来的官服,蘸青色的官服,上面绣着两条鲫鱼,苏糖指尖触摸着那精湛的绣工,睫毛颤了颤,缓缓露出一个笑来。

目前她手下还掌管着十几名官员,就在她上任的当天,已经来到工部的事务所接见。

苏糖正在面前自己的上司工部尚书。

工部尚书年纪有些大,须发皆白,温和的说:“你就是那位苏糖?百闻不如一见,果然是年少有为啊。”

苏糖拱手道:“下官见过尚书大人。”

工部尚书又夸奖了她几句,将她的工作分发下来:“这几年黎州水患不断,你可以去勘察勘察。”

苏糖接过资料,黎州水患死了上千人,现在正是事态紧急之时。

只是黎州距离京城太过遥远,而且盗匪横行,太过危险,没有人愿意接管这份工作。

这既是对苏糖的一份下马威,也是一种变相的选调谪贬。

京城的人都知道苏糖不愿和他们同流合污,但他们也看不上她的假清高。

正好将她选调到黎州去解决水患,没个一年半载估计回不来,也正好落个清静。

苏糖还没有和几位官粮熟悉起来,就已经接到了这份任务。

她微微凝眉,拱手道:“下官会亲自去利州解决水患之事!”

她离开之后。

工部尚书看着她的背影,摸了摸自己全白的胡子,冷冷一笑。

她再次回到苏府。

苏父冷声问她:“今日第一天上任,怎么就早早回来了?”

苏糖淡淡道:“去黎州解决水患。”

苏父眼神几度变幻,表情深沉道:“你难道就看不出来?他们是故意要将你调走!”

苏糖整理了一下衣服:“水患一事是真的!”

苏父气得摔了一盏茶杯:“我知道是真的!可你刚刚上任,连具体的工部情况都没有了解清楚,就这么甘心被选调?”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