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番外)现代篇(1)(2 / 2)

好吧,言归正传,我们现在就来看看一个不幸地,将法兰西的国庆日记错而必须面对老师的愤怒的可怜人,尤其是她竟然将法兰西的国庆日选成了十月一日。

“但我只有七岁,更别说有三分之一的时间我都在zhongguo。”约娜愤愤不平地说:“而且zhongguo的国庆日法国也有假期,我记错有什么可奇怪的!”

“谁让我们的老师是个不折不扣的保王党呢。”她的哥哥博都安说,当然,保王党只是一个戏谑的形容词,因为巴黎与凡尔赛总少不了一些狂热的“太阳王”或是“波旁”信徒。在他们眼里,一个法国人怎么可以弄错法兰西的国庆日?,主要还是因为它同时还是路易十四的生日。

“我只是一时手快。物理性选择错误。”约娜不甘心地抱怨道,“我去做一个zhongguo人吧。”

“你是法国人。”博都安说。

“我可以成为一个zhongguo人,像妈妈那样。”约娜说:“爸爸呢?”

“今天他们都有事,”博都安说:“只有我们,我来给你补习功课吧,如果你要做个zhongguo人,你就该和zhongguo人一样勤奋。”

“这是刻板印象,”约娜说:“你不该这么说。”

“是我错了,”博都安说:“但你还是要补习功课。”

虽然一个很想监督妹妹补习,一个不甘愿但还是坐在了书桌前,但不一会儿,一阵唢呐、锣鼓与长号的乐声还是不由自主地将约娜牵引到了露台,她握着栏杆往下看,博都安以看护妹妹的名义也跟着跑到露台上,“应该是国庆游行预演。”他急切地说道:“我记得公寓门前有通告。”

“我没注意。”约娜心不在焉地说,她的注意力完全被那两只在杆子上跳舞的狮子吸引过去了。

那只白色的狮子还对她眨了眨金色的眼睛。

“据说这些演出都是免费的。”博都安说。

“我班上有个男孩,”约娜说:“他刚从英国来,他说他不明白法国人怎么会和英国人这样……”她思索着用词:“要好。”

“这我知道,”博都安说,他是四年级生,当然要比才入学的妹妹懂得更多:“zhongguo曾经被一个残酷的鞑靼人统治着,他施行了很多严苛的法律来保证他的统治不受动摇,其中就有对学习与职业的限制,”他三心二意地说道:“但zhongguo人喜欢读书,他们寻求一切机会读书,大概是在十七世纪末的时候,太阳王在法兰西普及了初中等级教育,增强大学教育,一些与法国人做生意的zhongguo商人就请他们的朋友给予帮助,希望陛下能够允许他们的孩子到法国来读书。”

约娜津津有味地看着一群身着绚丽羽衣的演员从街道上轻盈地滑过,他们看起来就像是在飞,虽然她知道他们的脚下踩了电动滑板,但天哪,那些漂亮的衣服和动人的笑容让他们看起来就像是降临人世的天使。

“后来呢?”

“后来……”博都安说:“那些年轻的zhongguo人在巴黎,在凡尔赛,在南特……总之,好几座大学毕业后就回到了他们的家乡,他们对鞑靼人苏丹残暴的统治充满了不满与憎恨,就想要推翻他们。”他断断续续地说道:“那是一段很长的过程,”他回忆着母亲给他讲的那些事情:“可能有十年,二十年,三十年……”

“你还没说我们和他们是怎么变成朋友的……”约娜说。

“一些法国人给了他们资助和教导,一些法国人则成为了他们的盟友,甚至与他们并肩作战。”譬如拉法耶特侯爵,当然,不是那个拉法耶特侯爵,而是侯爵与印第安总督之女的后代,他完美地继承了父亲对自由的向往与一腔热血。

博都安的母亲带他去看过矗立在遥远东方的拉法耶特侯爵纪念碑——这个年轻的阿美利加贵族最终牺牲在了一个陌生的战场上,他与成千上万名与他抱持着同样坚定的信念与勇气的英雄安眠在一座巍峨的高山上。

那是个天气晴朗的午后,灰色的雕像下是雪白的花朵与鸽子,它们深深地烙印在博都安的心里。

“和巴黎的纪念碑一样吗?”约娜问。

“一样。”博都安说:“zhongguo的纪念碑下沉睡着来自于远方的朋友,巴黎的纪念碑也是如此。”

他对这段历史更了解一些,因为它距离法兰西人并不遥远,大概是在七十年前,法兰西也遭到了一场紧迫的危机,先是法兰西-波旁差点绝嗣,之后是有王室成员差点成了叛国者,然后是英国、奥地利突然在一个深夜对法国不宣而战,突如其来的打击让法国政府措手不及,晕头转向——那时候法兰西已经有一百多年没有经历过国与国的战争了,更别说还有三座大省毫无预兆宣布独立……

当时波兰和瑞典正陷入了对俄罗斯的战争旋涡,葡萄牙早已大半沦陷,意大利国王在希腊遇刺……如此种种……当时英国人的军队已经迫近日耳曼昂莱,巴黎与凡尔赛的民众都拿起了路易十四时期的火枪预备与敌人决一生死——那时候谁也没想到最先到来的援军居然是远在千里之外的zhongguo。

zhongguo人没有忘记,zhongguo人毫不畏惧,最早可以追溯到太阳王路易十四时期的微薄馈赠,最终酝酿成了一杯甜美的好酒,敬献给朋友的美酒。即便那时候zhongguo也只是一个从古老庞大的根桩上萌发的新芽,还很幼嫩,也很脆弱,但在做出援助法兰西的决定时,他们没有一点迟疑。

法国人的血与zhongguo人的血流在了一起,也是从那时开始,他们就是无血缘的兄弟,也是最亲密的朋友。

这份友谊一直持续到了现在,两头强壮的雄狮同时矗立在东西两方,相互支持,互通有无,最终奠定了彼此不可动摇的地位。

到了今天,在平和安定且航运发达的二十一世纪,两国中间的交流愈发平凡,年轻人到法国(zhongguo)就读和到外省的大学就读没什么两样,两国都承认无限期签证,工作或是想要在对方的国家定居都可以办理长期居住证,与本国民众几乎没什么区别,跨国婚姻更是常见,像博都安与约娜的父母,他们的母亲是法国人,父亲则是zhongguo人。

两个国家,却如同两棵根系分离,却枝叶交缠的巨树,它们是……一座永远无法撼动的庞然巨物。

“亚细亚的法兰西,欧罗巴的zhongguo。”

这是一个英国诗人满怀酸楚发出的嘲讽。他大概没想到这句话竟然会在不远的将来被无数法国人与zhonguo人骄傲地引用。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