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搜索 繁体

第131章 超前的两年规划(1 / 2)

这志向有些太高远了,一时间让袁志涛跟周书齐都没能反应过来,就连谭言都为之侧目,这家伙,野心不小啊!

电子六厂还在生死存亡的边缘挣扎之中,韩文昌却已经想到要靠这家厂子去赚取国家目前最为稀缺的外汇,这走一步先往前看三步的计划,一时间让人所有人都愣了,这步子迈得似乎有些大了吧?

袁志涛跟周书齐对电子六厂的想法还停留在依托于单晶硅的拉制能力跟地理优势,未来在国家大力发展集成电路的909工程让电子六厂有喘息之机,有了资金之后再重启技术中心,慢慢充实技术库确定未来的拳头产品。

然而到韩文昌这里却已经把电子六厂近几年的发展规划全部做好了。而且目标还订得如此宏大,电子六厂真的能做到?

有信心是好事儿,但也不能盲目自大嘛。

谭言看着韩文昌自信的脸,沉声问道:规划的很好,那我问你,你觉得自己需要多长时间能够完成你的构想?

时间?韩文昌垂头想了想,随后抬起头镇定的看着谭言道:那得看我能否得到在电子六厂绝对的话语权了。

如果你有呢?谭言不置可否的问道。

在现有厂区规模维持不变的情况下,三个月时间确立自己的品牌,半年时间偿还完所有贷款并扭亏为盈,一年之内完成产品的出口产业布局,进入出口市场,两年之内成为同类产品的龙头企业。韩文昌给出了一个让在座众人想都不敢想的时间线。

韩文昌是真的有信心做到这些,用后世雷布斯的话说,站在风口上,一只猪都能飞起来。现在他就在风口的正中央,推着他前行的还是一阵飓风。

现在几乎所有人的眼前还罩着一层迷雾,改革开放虽然已经确定了基调,但是人民能不能富有起来?华夏人的购买力能释放到多大程度,还没有多少人敢下定论。

但是韩文昌很清楚这一点。

从国家取消粮票制度开始,代表着大部分国人的追求已经不再是吃饱穿暖。社会生产力进步,可支配财产增加,人们的精神生活需求一旦释放出来,将是一个很恐怖的数字。

而多媒体就是这个时代的风口。

互联网还来不及在这片土地上兴起,国内的大屏幕根本不可能满足所有人的需求,更别提这个时代的电影票对于普通工薪阶层来说,也不是个能够经常消费的场所。但是vcd不一样,这种多媒体设备从走向市场,立刻繁荣火爆就证明了这个时代城市里的人们精神方面的需求有多大。

更重要的是,这个时代的营销理念还不成熟,后世那些成功的经典营销案例,还来不及在这个时代显示出威力。

热门小说推荐

点击榜小说